【教师育人故事展播4】深耕职教沃土,匠心培育“牧”人

发布者: 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01日浏览次数: 335

    牟静,现任职教高考畜禽生产技术专业课教师,在职业教育对接高考的赛道上,以对畜牧行业的热忱和对职教事业的坚守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养分,把教学实践打磨成赋能升学的利器,在三尺讲台与实训场地间书写着一名职教教师的责任与担当。


    从教材上的“畜禽解剖生理”到实验室里的“疫病诊断实操”,从理论课上的“猪的一般饲养管理” 到“养殖场景模拟”,牟老师始终秉持“以考为纲、以用为本”的教学理念,在职教高考的畜禽专业课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,同时传授贴合行业的实践技能,提高学生未来升学的核心竞争力。

    回想起三月份技能考前的集训,实训室里水浴锅加热的嗡鸣伴着试剂瓶的轻响,从试题发布到考试不过十日,学生们正在认真又紧张地训练。一位同学刚把冻精细管从液氮罐夹出,手就忍不住发颤,零下196℃的冻精管泛着寒气,他慌慌张张往37℃的水浴锅里放,没等计时器跳数就急忙捞起,滴在载玻片上观察时,显微镜下的精子大多蜷曲不动。“活力连30%都不到,考试这项目肯定要丢分。”男同学盯着显微镜,声音里满是沮丧,负责指导的牟老师走过来,没有直接批评,而是从冷藏箱里取出新的冻精管:“咱们先不急着做,你跟我看个细节冻精从液氮罐取出到水浴锅,最慢不能超过10秒,你刚才用了18秒,低温暴露时间太长,精子活性自然会降。”男同学及时改正,可到了活力检测环节又犯了难,显微镜调焦总不清晰,看不清精子的直线运动轨迹。牟老师弯腰帮他调整物镜,“先转粗准焦螺旋,看到模糊的精子轮廓后,再用细准焦螺旋微调,光线要调暗一点,这样精子和背景对比更明显。运用先低倍找视野,再高倍细观察的方法,记下来多练几次就熟了。”在牟老师的开导下,这名男同学渐渐调整好了心态。最终在春考技能测试中,他发挥稳定,取得了226分的好成绩。在专业老师们的指导与同学们的努力下,学校共有47名学生参加2025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测试,其中满分同学9名,获得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测试畜牧养殖类第一名的突出成绩;220分及以上者37人;200分及以上者43人,成绩斐然。


    匠心筑梦绽坊华,以赛促教育匠才。在学校2025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,牟老师代表团队进行了精彩报告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。报告展示了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组匠心独具的教案设计,妙趣横生的课堂互动,项目式的教学案例,场景化的仿真项目,无不体现着专业教师们深化教学改革、创新教学方式的精湛水平。
    坚持用爱心浇灌学生的成长,用责任照亮学生的前程,让一批又一批学生带着专业知识与职业理想,走进畜牧行业的广阔天地,而她自己,始终坚守在职教高考畜禽专业课教学的岗位上,用日复一日的深耕与坚守,在平凡岗位上谱写着赋能畜牧行业、培育技术人才的不凡答卷。